新密市人民政府网站logo
六稳六保任务分解台账
来源:新密市人民政府  时间:2020-07-09 14:31  

工作任务责任分工

序号

工作任务

责任单位

(一)加快“两新一重”建设稳投资

1

配合做好《郑州市新基建建设示范区规划》和《郑州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编制工作,加快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基建重大项目建设。

市大数据局、市科工信局

2

推动5G基站和规模组网建设,2020年全市5G网络建设计划投资1.55亿元,计划新建5G基站310个。市区主城区、各乡镇街道区域道路基本实现5G连续覆盖。

市科工信局、市大数据局

3

2020年全市各类充电桩近1000个。

市发展改革委

4

配合做好市域K2快线项目推进。

市发展改革委、市资源规划局、市交通局

5

力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加快基本公共服务、生活服务数字化和交通智能化发展,2021年年内确保“城市大脑”一期建成投用。

市大数据局

6

以提高质量为导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29个老旧小区改造,力争年内完成改造任务的100%2020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不少于334户,新开工建设安置房380套,建成安置房1440套。

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中心、市房地产服务中心、市公安局

7

深入实施“四水同治”工程,积极推进新密新区供水、溱水河综合治理等工程项目建设。

市水利局

8

配合制定《黄河流域(郑州段)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整合市域内的旅游资源,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融入黄河流域郑州段文化旅游发展。

市文广旅体局

(二)优化项目服务强招商

9

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四比四看”活动,按季度和年度进行综合评价通报,引导激励各有关部门切实做好抓项目、稳投资、稳预期各项工作。对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开展评价,对排名靠前给予一定奖励,确保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10

推动资本招商,探索飞地招商,加强链式招商,围绕在谈500强企业、知名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招商,力争签约总额突破244亿元

市商务局

11

建立重大外资项目协调推进工作专班制度,对全市重大外商投资项目实行台账管理,统筹解决土地、环保等要素保障问题,对洽谈、签约、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全流程跟踪服务,促进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

12

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积极协调政府重点项目申报专项债券,保障重大建设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市财政局

(三)激活市场潜力促消费

13

开展汽车产销对接活动,营造有利于汽车消费的市场环境,鼓励整车企业让利于民,加大促销力度。

市商务局

14

畅通二手车流通交易,落实彻底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完善车辆交易登记制度。

市商务局、市公安局

15

以特色商业街培育为抓手,加快中强城市广场项目建设,以金城时代广场为核心,打造消费聚集力强、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的特色商业街区,优先为创业人员安排商铺,优先为新增就业人员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申报省级特色商业街。

市商务局、市财政局

16

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夜经济健康发展。

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17

开展消费季促消费活动,以“醉美·夜郑州”消费季系列活动为重点,合理布局“夜品、夜购、夜赏、夜游、夜健”夜经济集聚示范区,举办夜间经济主题活动,创新服务业态,增加服务品种和服务项目,促进社会消费。

市商务局、市文广旅体局

18

加快连锁便利店发展,通过连锁化、品牌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经营水平,促进便民消费。

市商务局

19

举办中原黄河文化主题教育等文化活动,叫响黄河文化品牌,遴选一批黄河文化研学实践基地,开展教师、学生暑期研学实践教育省内游等主题活动,打造集多种业态于一体的文旅消费集聚地。

市文广旅体局、市教育局

(四)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0

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或离校1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因疫情影响见习暂时中断的,相应延长见习单位补贴期限。对见习期未满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见习单位剩余期限见习补贴。积极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便捷的对接渠道。加大中小学招聘力度,对空余编制应用尽用,落实符合条件的应届公费师范毕业生、小教全科教师全部入编入岗政策。公开招聘力度,对空余编制应用尽用,落实符合条件的应届公费师范毕业生、小教全科教师全部入编入岗政策。

市人社局、市编办、

市财政局、市教育局

21

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认真落实上级“三支一扶”招募计划,适机扩大年度计划招募规模;在市属事业单位制定公开招聘方案时,设立相当比例空缺岗位面向应届毕业生定向招聘。

市人社局

22

鼓励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扩大政策覆盖范围,优先支持受疫情影响的重点群体。

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23

对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险补贴。

市人社局

(五)切实抓好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24

强化就业创业服务,鼓励农民工通过回归农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就地就近就业,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00人。

市人社局

25

全面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补贴、创业贷款等扶持政策,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全年新增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人员750人,带动就业2250人以上。

市人社局

26

强化典型培育,评选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之星,推荐申报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

市人社局、市农委

27

鼓励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切实落实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定额税收减免、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加快实施阶段性减免、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减免期间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期限可顺延企业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人数10人以上的,再按每人的标准,由当地财政部门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元。

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市税务局

28

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利用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统筹各类资金开发就业协理员、保洁员、生态护林员、道路维护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优先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市人社局、市农委、市财政局

(六)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29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对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收入不稳定人群实施针对性帮扶,确保不出现返贫和新发生贫困人口。

市农委

30

用足用好专项扶贫资金,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小额信贷等优惠政策。

市农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办

31

做细做实消费扶贫“六大行动”,推动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运用“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推介扶贫产品,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缓解相对贫困。

市农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供销社

32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社区治理、美丽社区建设等后续扶贫工作。

市农委

33

进一步强化结对帮扶责任,压实担子,抓好问题整改和工作落实,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结对帮扶贫困县目标任务。

市农委

(七)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34

制定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实施意见,加大体制机制、功能定位、专业能力等方面改革力度,明确建设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临床救治、基层服务、健康促进、综合监督执法“六大体系”,建立组织领导、法制保障、科技人才培育、物资储备、财政及医疗保障、信息化“六大机制”;全面启动疫情防控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市疾控中心建设、市公共卫生临床医院建设),认真做好卫生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

市卫健委

35

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全面推进市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院建设,进一步提升诊疗服务能力;持续加强新密市中医院诊疗服务能力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确保达到县级医院提质升级省定标准,全面建成1个县域医疗中心。

市卫健委

36

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每个街道办事处或310万居民至少有一所政府主导且符合国家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有房、有人、有设备、有资金保障“四有”要求,新建改造2个,2020完成2个;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10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标准;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工程,县乡两级基层医疗单位招聘特招医学生每年不低于5名。

市卫健委

(八)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37

将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扩大至所有参保失业人员。20203月至12月,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因本人原因解除劳动关系或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可以申领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

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九)减轻企业负担

38

严格落实下调增值税税率、缓缴企业所得税、下调企业养老保险费率、免征中小微企业(减半征收大型企业)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部分等更大规模减税降费、退还企业在政策出台前已缴纳社保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简化办理手续,坚决不收“过头税费”。

 

市税务局、市社保局

39

加大督促排查力度,对承租市属国有企业经营性房产和承租其他市属国有房屋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2020年上半年房租“两免三减”政策,减2个月房租,之3月房租减半。

市事管局、市国资中心

40

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的各类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减免当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市税务局

41

发挥市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作用,利用国家、省、郑州市级各类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为服务业企业纾困帮扶。

市发展改革委

42

充分发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激发实体经济活力,为企业纾困帮扶。

市科工信局、市财政局

43

加强财政直达资金管理,建立财政直达资金惠企利民工作机制,成立财政资金直达惠企利民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和工作小组,强化对财政直达资金的分配、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加强对财政直达资金分配使用的督导,确保财政直达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尽早发挥资金效益。

市财政局

(十)强化融资支持

44

加快落实主办银行机制,强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和重点服务业企业金融服务。构建常态化、多形式政银企对接机制,缓解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困境。

市金融办

45

进一步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增强资本实力,降低反担保要求,加快建立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切实提高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增信能力。加大金融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市金融办、市农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46

推动企业债发行,积极宣传企业债券发行新政策,做好风险防控。

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

(十一)加强企业精准服务稳预期

47

建立党委政府领导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和商会制度,宣传党的非公经济领域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优秀企业家领航计划,政策落实进万企活动、加大政策宣讲力度,推进政策落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引导企业家健康成长,助推招商引资引智。建立贯通一体、高效协同的民营企业诉求响应平台和工作机制,努力做到企业有问必答、有诉必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

市委统战部、市委宣传部、市工商联市科工信局

48

在全面完成国有企业资产清查基础上,拟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重点做好市级国有企业重组整合,通过重组,帮助困难企业减债脱困。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强化市管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对高负债高风险企业进行动态预警监测,指导市管企业建立重大风险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并制定相应措施。

市国资中心

49

建立政府与媒体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加大新闻发布、专题报道、专访等工作力度,强化政策解读,及时释放积极信号,回应社会关切。

市委宣传部

(十二)深化“放管服”改革

50

完善提升市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窗通办”,2020年底前“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90%以上。

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大数据局

51

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再提速,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联合审查模块功能,实现审批时限压缩至61个工作日以内。

市住建局、市发展改革委、

市财政局、市资源规划局、

市大数据局

52

不动产登记“当场办、当天办”。

市资源规划局

53

积极贯彻落实《河南省深化投资审批“三个一”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持续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效率,围绕“三减一优”,推进“一网通办”,实现“审批事项一清单”、推进“在线办理一平台”,压缩“审批时间一百天”。

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

市大数据局、市资源规划局

54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贯彻落实全省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第一批具体事项;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不再实行预先核准,推行企业经营登记规范改革;通过事项梳理、流程再造、系统打通、数据共享,推进我市商事登记改革再提速,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进企业开办。

市市场监管局

(十三)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55

开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持依法保障企业权益与促进守法合规经营并重,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依法慎用对各类市场主体法定代表人、主要管理人员的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切实做到慎捕、慎诉。

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

56

完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依法准确适用不可抗力规则,合理平衡当事人利益,注重运用调解、执行和解等方式妥善化解因疫情引发的矛盾纠纷。对因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等民事强制执行措施时,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复工复产的,慎重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执法办案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

57

落实容错纠错、澄清保护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崇尚实干担当的正向激励体系,激励各级干部大胆负责、探索实践、干事创业。

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

58

贯彻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及时清理不适应“放管服”改革、不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

市司法局

59

认真落实《郑州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2020工作要点》,加强统筹协调,着力解决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营商环境评价结果的运用,出台新密市营商环境评价结果评优树先实施办法》《新密市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奖惩资金实施办法》。

市发展改革委

60

严格落实受立案制度,严厉打击涉企犯罪,健全完善执法监督,强化涉企案件执法指导。

市公安局、市法院

61

强化对非公企业的平等保护,实施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攻坚行动,全面实施评价结果“三挂钩”奖惩政策。

市发展改革委

62

持续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确保2020年年底前全国拖欠账款系统显示的我市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

市科工信局、市财政局

(十四)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63

压紧压实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确保2020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84.3万亩以上,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在20公斤以上。2020年新建高标准农田0.6万亩。

市农委

64

全面提升粮食储备保障能力,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科学实施粮食储备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全市27个粮食安全应急网点建设任务,构建布局合 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粮食安全应急体系。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65

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用于支持种猪场种猪引进,支持种猪场、规模养殖场(户)、屠宰加工企业建设洗消中心和非洲猪瘟自检室,大力开展美丽牧场建设,确保到2020年底生猪存栏量达到15万头。

市畜牧中心、市财政局

(十五)加强能源运行保障

66

不断提升主网供电能力,推进220千伏密北、220千伏密男、110千伏开阳、110千伏青屏等输变电工程建设;利用地热、再生水、空气源等热泵技术,持续推进清洁取暖项目建设;加快直流快充站(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能力,2020年底前全市充电终端累计达到近1000个,满足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加强能源结构调整,逐步提高清洁电能、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建设现代能源保障体系,确保全市能源供应稳定。

市发展改革委市城管局市供电公司

(十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67

实施产业强链固链行动,围绕打造新型材、品牌服装和家居、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链,加快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跨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上云,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发展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模式,巩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市科工信局

68

围绕关键环节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2020年,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2项左右。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分别建设省或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企业积极设立各类研发中心,提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支持链上企业强化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

市科工信局

69

有序推进“双创”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研发平台,强化重大研发成果转化,争取年均培育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8家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家。

市科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

(十七)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70

加快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统筹科技、产业等领域相关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建5G、新型显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人工智能、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型材料、节能环保、智能传感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网络安全、软 件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链。

市科工信局

71

加强政银企对接,梳理项目资金需求,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和工商银行郑州分行的支持。

市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

72

坚持以用为本,依托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汇聚境内外人才资源。

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

73

落实《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郑发〔20194号)及5个配套政策,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市科工信局、市财政局

74

创新完善跨区域产业合作,争取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三大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骨干企业在我市布局生产制造项目。

市科工信局、市商务局

(十八)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联动

75

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建立产业链协同机制,统筹梳理完善重点产业链图谱、技术线路图谱、应用领域图谱、区域分布图谱、关联配套企业清单,落实以郑州市级领导为链长、市直牵头部门负责、县(市)协同推动的“链长制”“一链一策”、挂图攻坚,打通堵点、连接断点,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平稳运营。

市科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

76

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推动300家左右企业上云用平台,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现头部企业与核心配套企业数据互联互通、协同联动。

市科工信局

(十九)着力稳定外贸外资

77

促进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实施外贸贷、出口退税资金池等普惠性措施。

市商务局、市税务局

78

创新提升针对重点行业贸易、新型贸易等方面的个性化支持促进政策。支持企业参加进博会等国际经贸活动,推动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多元化主体、市场、模式为支撑的外贸新业态。

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

79

加大对存量外资企业增资的支持力度,依据《外商投资法》,对外商企业增资依法依规登记。

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

80

大力推进全球招商,建立完善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制度,促进跨国公司龙头企业稳定经营。

市商务局

81

壮大外贸市场主体,加快国家级、省级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引进培育外贸企业和综合服务贸易企业,打造千亿级外贸产业集群。

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

市市场监管局

(二十)扎实做好开源节流

82

强化收支预算管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重要指示精神,全市一般性支出压15%以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比例达到50%以上。严控预算追加事项,除疫情防控、应急救灾等支出外,原则上不再新增支出。结合存量资金清理工作,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保障“三保”、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支出。

市财政局市审计局

(二十一)财力向基层倾斜

83

财力下沉保基层运转。加大对区县(市),尤其是财政较为困难区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快转移支付进度,推动财力最大限度下沉,切实兜牢兜紧基层“三保”底线。压实“三保”责任,在足额保障“三保”支出前,不得安排其他支出。

市财政局

(二十二)加强风险研判处置

84

督促各市直单位按月及时填报政府性债务系统及监测平台,动态监测债务变动情况。严格实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提示和隐性债务风险等级通报制度,确保按期偿还到期债券本金和利息。

市财政局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