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到来,为了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新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共促消费公平”,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消费陷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食品消费安全为先。在外出就餐时,要选择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内外环境及卫生条件好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不要选择在路边露天无证饮食小摊处用餐。消费者在用餐时,要仔细查看菜单的价格标示,并在付款前查看消费单据,核对收款项目是否合理、结算价格是否一致,留意模糊标价、低标高结等价格欺诈行为等。选购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好,食品标签上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是否清楚。选购散装食品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霉点、异味、变色、变质等情况。
理性购买保健食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具备了养生保健和“花钱买健康”的意识。要认准“蓝帽子”(保健食品标志)并仔细核对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要到信誉好、证照齐全的商家购买,购买时要认准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仔细查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有效期限、使用说明书、食用禁忌等。不轻信商家的广告宣传,不随便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免费参观、旅游、赠送礼品等活动,不要被推销者的亲情牌、优惠牌、福利牌、限购牌所吸引,避免冲动消费。
谨慎办理预付卡。近年来,各服务行业大力推广预付卡消费模式。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要了解商家经营状况和市场信誉,不要冲动消费,以免导致损失。办卡时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务必要签订书面合同,看清合同内容,事先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对不合理的条款内容要及时纠正。
网络直播需警惕。消费者通过直播带货购买商品时,重点关注商品的来源、功能、价格及售后服务,不轻信绝对化用语广告,不轻信承诺,不轻信宣传画面误导,不被过低价格吸引。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树立科学理性消费心态,切勿盲目冲动,谨慎选择交易平台及经营主体。
总之,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养成及时索取和保留相关发票或购物凭证的习惯,消费者与商家不能协商达成一致,出现消费纠纷时,请及时拨打12315热线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