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人民政府网站logo
新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用“三心”全力解决 军人“三后”问题
来源:新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时间:2023-06-26 16:11  

新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以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重要论述,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切实解决退役军人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用心铺好后路,让官兵不担心。一是打造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的服务品牌。对符合安置条件的士官全部安排到全供事业单位,并安排岗前适应性培训,之后跟踪安置情况,安置对象及安置单位满意率均达100%;对不符合安置条件,需要自主就业的士兵,通过个人特长、部队专长及爱好“三结合”,与人社局等单位共同打造企业所需的“军人人才库”,并积极与优秀企业联系,提供“大兵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向士兵推荐合适的岗位;对没有专技专长的士兵,落实退役军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政策,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培训专业结合时代要求,小到理发,大到无人机操作,让士兵真正掌握不会被时代淘汰的技能。二是打造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教育品牌。联合新密市委宣传部、人社局、人武部组织开展我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选树优秀典型弘扬正能量;举行“光荣牌悬挂”、“烈士纪念日公祭”、“烈士遗骸集中迁移”等全市性双拥共建活动33次,参与人数达3万余人次;与河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联合拍摄“老兵口述历史”纪录片,记录留存珍贵的历史影像档案;早于国家文件,率先组织统计参战人员名册,将我市300多名参战老兵编入新密市2022年年鉴,让英雄能够名留史册。三是打造先行先试善作善成的创新品牌。迅速行动从11家单位抢救式整理退役军人老档案,对全市2万多名退役军人档案进行电子化信息登记,建成全省首批、郑州市第一家县级标准化退役军人人事档案室,并开发档案管理系统,方便查阅;组建新密市“红耀溱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全市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等方面发挥军人作用,该志愿服务队成功入选国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将积极动员退役军人志愿者报名参加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做好宣传工作,结合实际和青少年需要,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常态化开展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贴心巩固后院,让官兵不分心。一是联系乡镇在“八一”等重点节日对现役军人家属全部慰问到位,对有困难的家庭及时协调所在乡镇(办)给予救助扶持。二是将随军家属安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帮助解决随军家属的工作问题,目前我市共安置随军家属1人。三是联合中共新密市委宣传部、市人武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妇女联合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首届“十佳好军嫂”评选活动,对大力弘扬爱国拥军的光荣传统,积极支持部队建设和国防事业,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家庭做出了积极贡献的军嫂进行表彰。四是在七夕节联合共青团新密市委共同举办“军地良缘·情满新密”军地青年职工联谊会,参与嘉宾36人,成功牵手3对。五是在新密市中医院挂牌成立新密市退役军人定点医院,对于退役军人父母、子女住院就医开辟绿色通道。

倾心呵护后代,让官兵不忧心。健全军地沟通联动协商机制,在开学季联合人武部、乡镇办、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关注军人子女在密上学问题,一是有入托需求的,就近安排到优质幼儿园就读,有特殊需求的,予以积极协调。二是科学完善军人子女招生加分录取、教育优待等配套政策,营造尊崇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需就读初高中的军人子女,依规定享受招生考试加分政策,去年该项政策共惠及16人。三是参加高考的军人子女填报志愿有帮助需求的,积极予以帮助,近两年共有5名高考生主动联系我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当即与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共同分析历年数据,选择志愿,最终5名考生均被理想大学成功录取。四是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帮助选择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毕业即失业”的问题。五是聚焦英烈后代困难需求,协调相关单位形成合力,用心用情服务英烈后代,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烈士、关注英烈后代的良好氛围。

我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常态化、制度化聚焦退役军人“三后”问题,通过“三心”让军人尊崇感、获得感幸福感有了显著提升,真正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为拥军优属工作提出了“新密方案”。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