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表彰2022年度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对40个先进单位、120名同志予以表彰。新密市人民法院米村人民法庭被授予“2022年度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新密市人民法院米村人民法庭负责审理新密市西北部米村镇、袁庄乡、西大街办事处及伏羲山风景区管委会等4个乡(镇)办的民事案件,辖区面积196.3平方千米,包括60个行政村、7个社区,常住人口超过12万,年均收案500余件。
2022年度,米村法庭结合辖区“三零”创建和“六防六促” 工作,扎实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积极推动诉源治理、多元解纷与司法审判深度融合,将大量矛盾化解在诉讼之外。全年受理各类案件392件,较2021年下降14.1%。
积极融入基层治理“一盘棋”
米村法庭始终秉持“小法庭”可以“大作为”,坚持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在辖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积极与镇司法所、派出所、综治中心沟通对接、强化交流,联合出台《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关于加强诉源治理,创建“无讼村(社区)”活动实施方案》等制度机制,为人民法庭参与辖区社会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规范。2022年4月,米村法庭与米村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创建“无讼村(社区)”,经过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申报评定和总结奖励阶段,最终确定米村镇宋村村为创建示范点。目前宋村村的万人成讼率由2021年的0.81%下降到了0.63%。
深入构建多元解纷“大网格”
米村法庭积极发挥人民法庭在诉源治理上的协同联动优势,探索建立员额法官进乡村工作机制。一是与辖区42名人民调解员建立联系,便于及时沟通;二是每月至少与镇司法所、派出所、综治中心召开联席会议1次,沟通辖区稳定情况,排查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已召开联席会议14次;三是对人民调解员反映的纠纷和问题,认真筛选甄别,如果不是必须进入司法程序的,及时指导他们调解处理,特殊情况安排法官协助他们进行调解,尽量把矛盾和纠纷消化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诉讼之外,更好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主动担当司法服务“桥头堡”
米村法庭辖区位于新密市西部山区,交通较为不便。工作中坚持走出法庭、直面群众,在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审判、进行普法教育,真正把法律服务送到山乡百姓“家门口”。2022年开展巡回审判8次,其中3次当场化解纠纷,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针对辖区旅游资源丰富、民宿遍布广泛的特点,定期走访调研部分民宿,研究印制《民宿经营者法律风险告知书》,先后走访民宿15家,发放宣传手册340余份。
切实筑牢案结事了“调节器”
一是努力提高办案效率,承办人充分利用调解联动等方式,实行全程调解,做好结案平衡工作,2022年结案382件,结案率为97.3%。二是全力提升办案质量,积极参与专业法官会议,集中研讨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认真研究分析发改案件,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全面确保质量,案件核心质量指标发改率0.8%。三是着力加强服判息诉工作,对于判决后的案件,特别是涉及群体性利益案件,积极与当地基层组织联系,时刻关注败诉方动向,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判决结果。在原告王彬等十三人诉神速农业、鼎建航天服务合同纠纷一案,该案涉及人数众多,考虑到被告公司提供的农业无人机设备和智能技术属于科技创新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为最大程度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多次协调协商,最终十三名原告与被告达成调解。原、被告双方对该案的办理均给予了好评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