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供水规范化、专业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新密市水利局以“设施良好、管理规范、供水达标、水价合理、运行可靠”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2025年底前,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千人供水工程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对标开展进一步全面排查。以乡镇为单位,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的通知》明确的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对“设施良好、管理规范、供水达标、水价合理、运行可靠”5个方面25个项目的评价内容和要求持续开展自评,对标找差距,摸清底数,区分工程规模(千吨万人水厂、千人供水工程、百人供水工程、农村分散供水工程),建立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问题清单,8月底前完成排查。
二是制定标准化管理推进方案。根据摸排结果,综合考虑农村供水“四化”、实施水质提升行动、工程标准化管理等工作,制定乡镇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分类推进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9月底前完成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推进实施方案
三是推动标准化管理实施。各乡镇多渠道争取落实资金投入,统筹用好维修养护、农村供水水质提升行动、农村供水“四化”等资金,打造具有乡镇区域特色的标准化管理工程。健全完善标准化管理制度,分类有序推进全域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市水利局择优上报上级部门进行评价和认定,争创水利部、省级、郑州市级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工程。
四是明确标准化管理目标。健全完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制度,压实农村供水保障“三个责任”“三项制度”。明晰工程产权,落实工程管理管护主体,建立合理水价形成和水费收缴机制,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2025年底前,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千人供水工程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其中:2023年底前,各乡镇分类推进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2024年底前,已建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全部通过省级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工程评价和认定;2025年底前,新建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水利部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工程覆盖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