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村镇便民服务中心紧紧围绕“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标,积极落实“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打造10分钟政务服务圈”的工作要求,大力实施“便、全、特、结”便民举措,推进便民为民服务向纵深发展,让群众赞不绝口。
“便”,一是做到人车出入方便,为此,我们将位于深巷子的原中心搬至镇区大道中段,大厅共投资80多万元,占地212平方米,大厅外停车位、广场计600多平方米;二是办事程序简便,镇中心对所有窗口的办事流程认真梳理,一一简化,能让群众一次办成的决不能跑第二趟;三是各项费用尽可能省便。中心为群众免费提供Wifi上网、业务查询、茶水供应、打印复印、爱心医药以及依法依规节省手续费用。
“全”,大厅共有9个服务窗口11个工位,覆盖全市民政、户籍、市场主体登记、退役军人、人口计生服务、养老医保、水电气服务、综合服务、办不成事反映及老年人服务等12个方面、1095项政务服务内容,其中306项服务直接办理,其他事项帮办代办,确保各项服务全面规范,便民高效。
“特”,针对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如一时段养老服务办理人员较多,我们就增加养老保险服务窗口;白槐、拐裕等山区群众出行不便,我们便民服务中心就轮流值班利用周末入村入户开展“上门服务”,通过各类特殊服务让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群众办事“事好办”。
“结”,同“153”工程相结合(“153”工程,即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米村这一目标,加快推进“东制造、西文旅、南农林、北休闲、中商业”五个产业布局,打造幸福路、顺意路、溱水路三条特色经济带),围绕该工程镇便民服务中心将所有人员安排到五个产业区,根据各区需求及特色开展各项服务。
挂牌以来,窗口办理业务量民政类55件、社保类640件、就业失业类24件、户籍及车管类817件、市场主体登记87件。许多群众当场为中心的服务点赞:“米村镇便民服务中心是真方便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