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密市大隗镇积极探索“共抓党建、共促发展”之路,通过构建造纸产业联盟,把战斗堡垒建在“链”上,把服务保障抓在“链”上,推动形成了“党建引领、政企融合、互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实现了党建联盟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比翼齐飞”。
打造“红色引擎”,激活发展动能。辖区现有造纸企业23家、生产线90条、年产能在150万吨左右,为破解企业规模小、产能低、成本高等问题,吸收造纸产业链上下游38家企业为会员,组建造纸产业联盟,成立联盟党委,镇分管经济工作的班子成员担任党委书记,将联盟会长、副会长、骨干企业负责人、镇直单位服务专员纳入联盟党组织,联盟理事单位、会员单位接受党委管理,实现党组织和联盟组织有效融合。全面推行“党建+”模式,高标准完成党建阵地建设,积极打造党建和企业文化阵地,向会员企业下派党建指导员,联合开展主题党日、讲党课、党务骨干交流等活动,以文化力量影响人、感染人、带动人。
建好“三支队伍”,凝聚发展合力。采取“联盟+联建”方式,坚持每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对产业链党建工作进行研究谋划、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打破企业沟通壁垒。借助政治理论联学、党建资源联享、实践活动联办、党员队伍联建“四联”模式,真正将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成立联盟服务专员办公室,针对会员企业的共性需求、个性需求,从政策需求侧、政策供给侧“双向发力”,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开展“政企共建”专项政策服务行动,每月组织1至2次专项服务活动,主动向企业要困难要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最优环境。实施“亲商惠企”行动,组建政务服务、社会服务及党建指导三支服务团队,定期开展“服务上门”活动,“一对一”“面对面”解读答疑、帮办代办,对联盟企业开展“保姆式”服务,全力充当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实现企业需求与服务精准对接。
坚持“五共理念”,增添发展活力。坚持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服务共做、发展共谋,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定期联合举办学习沙龙、技能比武等,引导联盟成员开放人才、场地、设备、信息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实施“密籍人才”回归计划为契机,统计各类在外人才215名,建立造纸产业科研和专业技术人才库2个,集中发布人才招聘、技术需求信息100多条,累计组织开展造纸技术培训3期、安全技能培训4期、技术比武2次,培训人员600多人。组织联盟企业参加全国第五届造纸装备发展论坛,学习考察广东金田、欧佩德等行业龙头,洽谈项目6个,达成意向投资10.5亿元。为破解联盟企业经营发展“用地难”、“资金难”问题,先后组织银企对接4次,争取贷款2200万元,协调建设用地155亩,盘活闲置厂房180亩。协调热力电厂下调蒸汽价格,每月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120余万元。助推联盟企业不断扩产量、降能耗、优结构、提档次,积极打造绿色化、节能化、环保化百亿级造纸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