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人民政府网站logo
新密市上榜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名单
来源:新密市水利局  时间:2024-01-11 15:52  

近日,水利部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经过形式审查、现场复核、专家评审等环节,共评定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55个,新密市上榜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名单。

新密市域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北方土石山区地貌,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近年来,新密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水土固、生态优、城乡美、民生富”为工作目标,高标准规划、高水平治理、高效能监管,走出了一条具有新密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统筹协调,高位推进

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新密市委、市政府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发展目标。成立由发改、财政、资源规划、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等部门及各乡镇组成的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协作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设立水土保持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制定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水土保持工作运作有力。同时,制定《新密市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将示范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印发实施《新密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明确不同类型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方向及措施体系,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勾绘清晰蓝图。

精准施策,强化监管

全面落实河长制、山长制、林长制,新密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原则,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形成“山顶林草戴帽,山坡梯田缠腰,沟底塘坝穿靴”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投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35亿元,全力做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全面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提升耕地质量和效益。

实施林业生态建设、矿山生态修复、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构建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形成“东部岗坡平原现代观光农业区、中南部低山丘陵生态修复和粮果区、北部山地丘陵生态旅游观光区”的生态建设格局。打造溱水湿地文化公园、雪花山森林运动公园、伏羲山小流域风景旅游区等水土保持明珠工程,成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带动生态文旅产业发展的项目典范。据统计,近三年来,新密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8.17平方公里,任务完成率达140%,水土保持工作责任目标考核被郑州市评为优秀。

水土富民,山川换颜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密市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地表水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Ⅳ类,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称号,森林覆盖率44%,稳居郑州市(县)前列。水土流失面积从287平方公里下降到274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明显提高。拥有省级森林公园2个,郑州市级森林公园、森林体验园13个,境内628.4公里县级以上道路实现廊道绿化全覆盖;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82%,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 62.6%,获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称号。一批批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乡村旅游特色村涌现,其中充分融合水保元素的伏羲山旅游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2022年全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5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7580元,近三年增幅达到34%。

新的一年,新密市将以水土保持示范县荣誉为引领,不断厚植绿色生态底蕴,擦亮溱洧文化名片,着力推动“三区两强一基地”建设,加快推动“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奋力谱写以“水美新密”助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绚丽篇章。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