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中华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认定2022-2023年度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的通报》(全联发〔2024〕2 号),新密市被认定为2022-2023年度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近年来,新密市工商联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全面贯彻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方针,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积极履行职能职责,不断推动工商联事业健康发展。
一、坚定理想信念,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一是把牢政治导向。先后举办“同心圆大讲堂”暨企业家高端讲座报告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同心谋发展 奋进新征程”民营企业家培训班、工商联执委会等,及时传达党中央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鲜明态度,及时学习上级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方针政策,进一步凝心聚力、提振信心。
二是树好先进典型。先后有梦祥银、中强集团被评为“河南民营企业社会责任100强”,李松辰荣获“河南省脱贫攻坚奉献奖”、“第一届河南省民营经济出彩河南人标兵”称号,刘辉凯等3名民营经济人士被评为“第四届郑州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崔文腾等2名企业家被提名为“出彩河南人”,李华斌等4人被评为省、郑州市优秀民营企业家,于海东等50名企业家被表彰为新密市优秀企业家。彰显了新密市民营企业家良好的社会形象,激发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坚定信心谋发展的奋斗热情。
三是提升队伍素质。在新密市委党校、同心圆书社挂牌民营企业学院,在密兰小镇挂牌民营企业课堂,普惠培训体系基本建立。先后开展规上企业家研修班、民营企业综合素质提升班、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等10余期1000余人次参加培训。
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建立完善《新密市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和商会制度》《新密市县处级领导与民营经济人士谈心谈话制度》。先后组织260余名民营经济人士参加企业家座谈会、统战工作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恳谈会等活动。建立完善新密市服务企业直通车制度,开通民营服务热线(69815087),设立政策宣传直通车平台,推送惠企政策50余次。
二是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制订“招商引资拼经济·民营企业在行动”方案,发放倡议书,动员全市民营企业和基层商会以商招商、以会引商。充分发挥联商优势,对接沪、杭民营企业13家,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上海)招商引资推介会”;联系郑州市71家民营企业和异地商会代表开展“民企看郑州 同心谋发展”走进新密活动。
三是及时回应企业关切。依托河南省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健全诉求收集、分类、交办、督办等机制。全市共有5600家企业、35个涉企部门入驻平台,诉求办结率100%。通过线上平台反映、企业直通车热线、日常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先后对企业反映的涉及天然气、金融贷款、惠企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转交相关部门办理。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服务发展能力
一是加强基层商会规范化建设。积极指导和推动工商联所属商会组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内部管理。新密市(总)商会于2023年初完成注册登记,指导成立新密市副食品行业商会、建材装饰业商会,全市现有乡镇、街道,开发区商会19个,共有会员769名;工商联所属商会统战工作联络员覆盖率达到100%。郑州市工商联2023年组织推进会暨基层商会互学互促活动在新密市举办。
二是联合开展金融惠企、法律助企进商会活动。对接邮政银行,积极向民营企业宣传“专精特新”贷;组织中行、农行等10家银行走进超化镇商会、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商会,实现“商会搭台、金融支持、企业唱戏”的良性互动;联合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评估机制管委,开展“法治护企”—企业合规专题讲座1期;工商联法律维权中心走进副食品商会、来集镇商会,开展同心送法活动2期,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三是持续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千年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推荐为郑州市“万企兴万村”工作典型。积极开展“百家民企-温暖你我他”活动,引导全市民营企业采取就业帮扶、产业帮扶、教育帮扶、公益帮扶、消费帮扶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
下一步,市工商联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两个健康”和做好工商联工作的重要指示,进一步筑牢民营企业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向同行的思想基础,围绕政企交流、结构优化、协同创新等民企热点需求,持续提供精准高效的惠企服务,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奋力谱写新密现代化建设的出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