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密市委组织部以“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为牵引,立足市委中心任务,聚焦主责主业,落实“四下基层”要求,建立“片区包联”机制,引导组工干部重心下移,延伸工作触角,确保各项工作靶向施策、科学精准。
划片分区“明”要求。将全市18个乡镇(街道)划分为5个片区,明确由1名部务会成员带队,1—2名副科级干部及分管科室干部组成包联工作组,对片区内乡镇党委、村(社区)、“两企三新”党组织等实行全包联、无遗留。结合阶段工作要求,明确每周“蹲点”调研不少于半天,各组每月对分包片区至少走访1遍,并针对调研情况组织1次座谈研讨,反馈情况、综合研判、及时指导。
直插一线“摸”实情。坚持“四不两直”方式,通过个别访谈、走村入户等形式,对乡镇党政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人才引育等工作,开展常态调研;对村(社区)两委换届、村级后备力量建设、软弱涣散村整顿等,进行“靶向调研”。通过与基层党组织书记谈,看主体责任落实、工作思路和推进措施,与乡镇干部个别谈,看责任认领、承担工作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与村级党组织书记、“两委”干部谈,看思想境界、个人诉求、工作思路举措,与党员群众谈,看思想变化、工作状态、生活状况等。近期针对梳理的村级换届“人选断层”、新任支书“能力缺位”、村级稳定“信访隐患”、组织建设“规范不足”等四类共性问题,建立工作交办台账、业务科室承办解决,推动各类问题在一线解决、干部作风在一线锤炼。
创优制度“出”实招。优化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确保能力更高、沟通更畅、质效更优。完善问题破解机制,按照“边调研、边破解难题”的思路,对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按照职责分工,由分管部领导牵头研究解决措施,做好解释说明。完善信息宣传机制,全面调动组织委员主动学习思考能力,要求每人深入挖掘本地党建工作特色亮点,定期撰写报送经验信息、工作感悟,助力新调整干部迅速进入角色、全面成长。完善机关管理机制,优化完善部机关固定学习、述职评议、业务培训、部门联动、关心关爱等8项机制,激发组工干部干劲活力,把“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落实在具体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