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人民政府网站logo
[郑州晚报]郑州新密:从贫困村到幸福社区华丽转变
来源:郑州晚报  时间:2017-04-13 14:17  

  吃水基本靠天,通信基本靠喊,安保基本靠狗,交通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这是早些时候楼院村的真实写照。

  如今的楼院村,柏油马路通到了家门口,一条条、一道道与田地间竖起的篱笆相互交织,点缀在万亩杏花林间,美不胜收。

  在前不久举办的杏花节上,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楼院村单单一天的游客接待量就达到了7万人,占当天来尖山旅游人数的半数以上。

  她,已经完成了从贫困乡村到幸福社区的华丽转变。

  冬天为了喝水 地上的冰凌子都不放过

  “山里人能吃上这么甘甜的自来水,是我半辈子没想到的事,现在一拧水龙头,水就来了,方便多了。”家住楼院村的慎伟峰是一名村干部,他一边浇花,一边回忆当年群众吃水的尴尬。

  他说,这里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吃水是最难心的事。有时接泉水,水小需用勺子接,楼院和两个邻村的村民围在泉水圆坑外排两队,怕人加塞就用绳子将水桶都串起来。由于泉水少,一天仅出水十几担1000多斤,往往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舀满,取一次水来回少则两个多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有时一天都接不上水。

  1995年冬天让慎伟峰记忆犹新,他在冰坑里破冰取水,舀的冰凌水做饭,吃出了几只小蝌蚪,还不舍得扔掉,因为那饭是粮票换的。1998年后,实行屋顶接水一座水池补助1000元,群众吃水状况才有很大的改观,能基本解决吃水问题。2015年以来,尖山管委会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打井一眼。目前村里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彻底告别了吃水难的历史。

  村民朱晓丽说,那时候的尖山,人们为了生计,有能力的都出去闯荡了,甚至连嫁女都很少往尖山上来。

  杏花绽放引领村民返乡创业

  “割……豆腐。”想必居住在尖山上的人们对这声音并不陌生。

  老邢是村里的电工,他祖传的磨豆腐手艺堪称一绝。因其工艺的不同,豆腐口感嫩滑,后味香气更是扑鼻。而且豆腐块越煮越筋道,越煮越好吃。

  那时候,他大清早推着小车,走遍了林间乡道,50斤一块的豆腐,卖完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2006年,新密市首届杏花节在楼院成功举办。当天的仪式非常简单,据说两领导和一帮带相机的艺术家是主要成员。但是游客很多,由于山上那时候还没有农家院,有的游客没捎干粮中午饿着肚子就匆匆下山了。

  次年,第二届杏花节如期举办。在前一年就看到商机的老邢,特地把祖传的磨豆腐手艺亮了出来,热腾腾、白嫩嫩的老式豆腐被城里来的游客“一抢而光”。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随后的杏花节期间,除了“割……豆腐”的声音,还多了“绿豆……凉粉”,还有柿子馍、槐花馍,让城里人眼前一亮,顷刻间“收购”一空。

  据粗略统计,在刚刚举办的杏花节第一天,老邢的豆腐5元一碗,卖掉了8大块,共计400斤;村民做的手工捞面5——8元一碗,一天卖了4000多元;村民朱晓丽光卖卤面条,一天收入1000多元。山里人种庄稼一亩地一年只赚500元,杏花节里忙一天超种庄稼一年的收入。有位老婆婆卖柿子馍、槐花馍,5元钱1个,一天蒸500个不够卖。

  原来很多村民养鸡,最初游客少时,鸡蛋自家吃不完无处卖,现在游客多了,柴鸡蛋、野菜都能卖给游客,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楼院村一举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很多走出大山的人们开始了返乡创业的浪潮。

  村民改善了环境 环境塑造了村民

  原来一件衣服穿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条件好了,大姑娘小媳妇都是城里人穿啥咱穿啥,撵时髦追时尚,品牌衣服也进了百姓家的衣柜。提起村民的衣食住行,慎伟峰侃侃而谈。

  原来的尖山风景区是脏乱差,部分游客随手抛弃的食品袋、垃圾包,遇风刮起似雪片般漫天飞舞。村民也不在意,连自己家的麦秸秆也随意地堆放在路边,整个村子毫无秩序可言。

  后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整边沟清杂草,房前屋后、卫生死角地带打扫得干干净净。过去村民家里柴火棍乱摆乱放,杂乱无章,现在通过锯成统一高度扎成篱笆,在村容村貌评比中,楼院村排名新密市第一。

  原来村民大多住的是窑洞或茅草房,1998年“危房改造”后,大多盖的是红砖结构的平房或楼房,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城里人的生活。房前种花、房后种菜,居住环境不比城市人差。

  出行方面,从前是“吃水靠天,下雪封山”,平时下山骑自行车、骑摩托车的都很少,发展旅游后村民收入高了,都“鸟枪换炮”买上了小汽车,仅楼院村就有200多辆,基本上达到了一户一车。出门碰上刮风下雨的坏天气,心里也不发愁,该出门就出门。

  优良的环境改变人。现在,村民的综合素质大有提高,精神面貌大有改观,文明有礼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干事创业的多了,打牌赌博的少了。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