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人民政府网站logo
[郑州日报]新密:生态建设铺开美丽画卷
来源:郑州日报  时间:2018-01-10 08:24  

  花草飘香,众鸟欢唱,楼院别致典雅。置身此处,仿佛徜徉在南国小镇。这是昨日记者在煤矿沉降区新密市宝泉村见到的情景。如今,该市建成和在建新型社区78个,入住人口19.6万人。我们惊诧这里的亮丽环境,也为新密的绿色蝶变而赞叹!

  地绿水碧天蓝重现

  提起新密,人们过去的印象是煤矿多,烟尘多,河水脏臭。的确,多年前的新密如此。而今,漫步新密,处处生机盎然。这种生态变化首先体现在农村。近几年来,植树播绿的“战斗”一年比一年激烈。一座座荒山在潇潇春雨中,长出幼苗;一道道沟岭在雷鸣夏雨里,挺起参天树茂。实施廊道绿化;对煤矿塌陷区、废弃矿石开采区、老宅征迁区实行全覆盖、无缝隙绿化;对石雕厂等矿石资源加工企业和耐火厂、纸厂周边300米范围内全部绿化。建成了一批绿化模范镇、林业生态村,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3.96%,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称号。

  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增值链,从根本上扭转农民重生产轻生态的观念。土壤污染防治、秸秆资源化、集雨灌溉化等举措,让农民从新发展方式中得到巨大收益,如今绿色生产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针对垃圾乱堆、污水横流这一现象,该市多渠道投资10亿多元,先后建成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餐厨废弃物处理中心、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厂、城市建筑垃圾消纳厂和白寨工程弃土消纳厂,建成垃圾中转站51座,配备大型转运车68台,各类收集车526辆,形成了户投放、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一体化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今年6月,新密入选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区)。造纸厂配套污水处理设施方面,达标后的出厂水进入市造纸群工业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建有市乡村三级污水处理厂,外排废水一律进行逐级处理。以及,建成人工湿地,对洧水河进行生态修复。如今新密河水干净清澈、鱼虾嬉戏,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处处呈现靓丽的风光。

  生态美与农民富共生

  青山郭外斜,绿水绕人家。新密的生态环境变了,但是要想持久,还需要人们观念的彻底转换,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增强绿色发展认同度。为此,新密市从去年8月份学校新学期开始,将环保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培养学生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开展园林单位、园林小区创建活动,要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以上,人均绿地面积8.5平方米以上。

  城乡公共设施建设中,优先发展公交,优先使用节能设备,优先推广清洁生产。各行业都建起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全市掀起了绿色生活行动新高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让生态低碳思想深入人心,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宏伟画卷渐次展开。

  产业化和环境靓并举

  翻阅地方史,采煤曾经是新密的经济支柱,传统造纸、耐材和建材都曾是高污染企业。漫步此地,或可依稀见到废弃的石坑、深陷的矿区。透过它们,也许会想象到当年与重污染和高能耗鏖战的激烈。

  新密市煤矿多时达到300多家,到处乱挖,村村滥采。结果造成地表下沉,水位下降。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环保治理的双重压力下,新密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勇于担当,痛下决心,及时取缔整合了一批小煤矿,到2015年底,辖区煤矿仅剩下100家。去年关闭退出34家,今年退出11家,到明年底,累计去产能可达1100万吨。此举,打破了过去重点依赖煤炭的产业结构,也开始多元推进发展,迈出生态工业的雄壮步伐。

  耐火材料是该市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也曾是污染大户。五年前,新密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国家环保治理为契机,拉开了耐火厂污染治理的序幕。关掉一批,整合一批,经过初步治理,使辖区耐火厂减少到300余家。为了从根本上扼住高耗的咽喉,两年来,该市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契机,壮士断腕,背水一战,以环保治理倒逼产业转型。全部拆除耐火厂煤气发生炉和烟囱,新建电熔炉36座,安装自动化配料设施,铺设燃气管网300多公里,全市249家耐火材料企业使用天然气、56家使用电能。安装降噪等设备438台(套),PM2.5、PM10自动监测系统35台,新上了自动化数控系统。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建立新产品研发基地,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附加值,经过综合整治,减少燃煤约2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 16640吨、氮氧化物21485吨、烟尘10750吨。从而使耐火材料产业达到绿色发展,实现新飞跃。截至目前,耐火材料产量、产值、税收,分别同比增长7%、7.7%、43.3%。

  与此同时,小炼油、小水泥等小企业被取缔,300多家“脏、散、简”的石材料厂全部关闭。如今在这些地方,尽是郁郁葱葱的经济林,遍地是争奇斗艳的花朵,被人们称为“天然氧吧”,新型休闲业、健康养老业风起云涌,好生态渐变金山银山,天然资源成为新密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

  留住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保护好绿水青山,成为新密前行的方向。为此,该市以上大项目为抓手,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随着绿地溱水项目的开工,新密市产业集聚区投资1600亿元的一批大项目先后入驻。各乡镇工业园区风生水起,吸引了境内外企业。环保装备、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受益于美丽的山水风光,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分享旅游“蛋糕”,参与开发山水游、休闲游、开办农家乐、销售特色产品等,在北部山区和南部丘陵地带,乡村游独树一帜,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据统计,近年来,绿色生态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00多亿元,生态旅游收入更是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辖区直接受益群众近60万人,占总人口的70%以上。

  新密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红利不断释放,今年该市跃居全国县城经济百强第73位,比2016年度提升了22名,居民幸福指数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三甲。展望未来,前景如画。乘着党的十九大东风,新密市按照“融入郑州、对接空港,创新驱动,持续转型”的发展战略,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拉高坐标,提升站位,率先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力争再攀新高峰。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