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人民政府网站logo
被称为“监狱之最” 新密千年古县衙狱揭秘
来源:新密市人民政府  时间:2007-05-06 08:42  

□安报记者马国福通讯员董沁生/文通讯员张红军/图

  核心提示

  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监狱之最”,在中国监狱史上堪称一大奇迹的新密古县衙狱位于河南省新密市老城,占地2万平方米,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国内现有封建社会历史最久的官署衙门。五一前夕,记者来到这里,目睹了这座饱经风霜、历史悠久但风韵犹存的古县衙狱。但见钟鼓楼,照壁、大门、戒石坊、月台、卷棚、七仙楼、后花园、监狱等古迹巧夺天工、栩栩如生。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具有千年沧桑历史,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县衙狱。

  千年衙狱 堪称奇迹

  新密衙狱处于县衙第一、二进院的两侧,莲花池旁。

  监狱由围墙、外监、内监、刑房、班房、狱神庙等部分古迹组成。

  外监主要是临时关押嫌犯的场所,相当于现在的看守所。真正的监狱是内监,主要关押重型犯人。

  内监分为男牢、女牢,男女牢房的建筑结构均为砖木结构,也就是门窗均由粗木厚板构制,墙壁、房顶由砖瓦构筑,以防犯人脱逃。男牢大小不一,内部结构也不一样,有的男牢设有土炕,有的男牢则是地铺。

  男牢最大建筑面积约40平方米,最小的不足20平方米。轻刑罪犯一般关押在大牢房内,重要案犯则关押在小牢内。

  女牢建筑面积普遍较小,凡涉嫌犯罪或已判刑的女犯均被关押在内监女牢。男女牢房普遍阴暗潮湿,犯人在牢内很难沐浴阳光。

  衙狱有刑房一间,里面有“站笼”、“老虎凳”、“夹板”等刑具。轻刑罪犯适逢重大节日或每月月底均有“放风”时间,但男、女犯要错开时间,并在狱卒的监视下,戴着夹板、脚镣,才能适当放风。社会局势紧张时,停止放风。遇到皇上祝寿或有大喜之事时,从上到下均要大赦一批犯人。因此,长期居于牢内的犯人都渴望皇上开恩大赦。

  知县是县衙及衙狱的主管,一切狱务均由知县负责,下设有专职协助知县处理监狱事物的官员三人,有狱卒数人,狱官轮流值班,负责犯人的管理工作。牢房外有供狱官和狱卒工作、值班、休息的班房。牢房前面宽广的荷花池充分说明了新密衙狱在隋代的规模。它既是县衙官员狱卒休息、娱乐的场所,也是罪犯“放风”、“洗心革面”、汲水的绝好地带。荷塘由囚犯挖掘,莲藕也由囚犯栽培,就是收获莲子莲根也全由轻刑囚犯而为。这是古代利用劳动惩罚囚犯的最初模型,它反映了隋朝统治阶级管理囚犯的一种思想意识。

  整个监狱布局合理,错落有致,集中体现了古代监狱庄重肃穆的威严气势。它历史悠久,一直使用至2003年(解放后作为看守所),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监狱之最”,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堪称的一大奇迹。

  皋陶造狱神化传说

  狱神庙是新密县衙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30平方米,里面供奉的是皋陶神像。在我国古代,建造监狱时,一般都会建设一座狱神庙,或在监狱设置神龛,庙内或龛内供奉狱神。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一级法官吴金鹏在接受采访时说:“古代在监狱设置狱神庙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一是表示对造狱始祖皋陶的敬仰;二是反映历代统治阶级在借用神化力量,以加强监狱的威慑作用;三是祈求监狱平安,少生枝节。

  “关于皋陶的传说很多,也很神奇。皋陶又称咎陶,生于山东曲阜,也有记载显示他生于山西洪洞县皋陶村。皋陶是东妻部族首领,舜帝时任命皋陶作‘士’,相当于现在最高司法长官,让他平理天下,治理民众。皋陶为人善良,明辨是非,疾恶如仇,尤其对那些触犯法律者更是恨之入骨。于是他创造了‘墨、劓、刖、宫、大辟’五种刑罚,而且治狱有方,深受百姓爱戴。隋朝陆法言的《广韵?三烛》,有‘狱,皋陶所造’之说法,肯定了皋陶是法律和监狱的制造者。

  “据考究,新密衙狱的狱神庙是隋代保留下来的唯一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狱神庙,对当今社会研究法律、监狱很有参考价值。”

  《监狱管理百科全书》、《新密县志》等资料显示,新密古衙狱的大小官员到狱神庙拜祭皋陶神像有两种情况,一是过年过节或有重大喜庆之事;二是拜祭目的为神灵保佑和得到心灵安慰,或者借助神化力量,增强断案或惩罚囚犯的信心。

  几经风雨 见证历史

  新密县衙建于隋文帝时,当时隋朝疆域东、南皆至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以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为中心,下统郡(州)190个,县1255个。各郡县普遍设狱,狱的规模很大,拘禁囚犯也很多。

  新密衙狱位于黄河流域,深受洛阳繁华的影响,衙狱建筑优于其他县狱。狱中关押的大都是社会恶棍、盗贼、凶犯以及一些没有户籍的流窜犯和一些偷情、害命的女犯。从新密古县衙狱看整个隋朝监狱比南北朝监狱有了较大发展,其关押条件、生活水平、刑法惩戒,以及对囚犯的管理都有了进步,结束了汉代至南北朝时地牢。

  隋大业十二年,新密县衙由原址大隗迁往现址法桥堡。由于隋炀帝滥用民力,生活奢侈,大规模修筑长城,开凿永济渠,营造宫殿楼宇,搜刮民脂民膏,大批征用劳力,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民不聊生。因此,民间怨声载道,各地农民起义烽火不断。

  郑大历史学院历史学博士谢晓鹏在接受采访时说:“为了维护四面楚歌、摇摇欲坠的隋朝江山,隋炀帝经常动用严刑酷法镇压人民反抗,一时间,新密衙狱人满为患。最多时,一间普通牢房关押了100多号囚犯。所有囚犯均无‘立足之处’,更别谈睡觉、吃饭之事,许多囚犯困死、饿死、病死牢中。即使这样,炀帝仍不顾事实,不准任何人说盗贼众多。如有人报告,轻则免官,重则处死。

  “大业十一至十二年间,汾水两岸义旗高举,李渊趁机而起,立炀帝孙代王侑为帝,尊炀帝为太上皇,自为大丞相,掌握大权。大业十四年三月,骁果发动兵变杀死炀帝。五月,李渊逼王侑帝禅让,自称帝,国号唐。就这样,隋朝在风雨飘摇中结束了短暂的38年历程,但古老的新密县衙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经受暴风骤雨之后,也见证了隋亡唐兴的历史。”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监狱管理百科全书》、《新密县志》等书)

  三堂

  男牢

  囚车、囚笼

来源:今日安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