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密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去年同期指标基数高、其他县区修订基数幅度大、“五经普”同步推进任务重等一系列因素叠加影响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要求,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持续发力,全市经济内生动力持续修复、稳定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社消零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高于全省、高于郑州,顺利实现“开门稳”。
(一)经济态势持续增强。工业生产运行平稳。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分行业看,造纸业增加值增长5.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服装业增加值增长113.5%。从重点企业看,河南逸祥卫生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产值同比增长54%;郑州东方安彩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实现同比增长43.8%。服务业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错月)同比增长24.6%,高于全省10.5个百分点,高于郑州8.8个百分点。河南银基佳宝游乐园、河南银基轩辕圣境文化、河南同跃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151%、3576%、3575.6%。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3%;夏粮种植面积38.13万亩,同比增长0.53%;蔬菜完成种植面积1.18万亩,产量2.31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和2.1%;水产品产量335吨,同比增长26.8%。
(二)市场需求持续扩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一季度,全市新审批备案核准项目137个,同比增长54%。257个重点项目已开工166个、开工率64.6%,一季度完成联审联批事项42项、完成率100%,超额完成一季度投资率25%、开工率50%、联审联批率80%的目标任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高于郑州8.8个百分点。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全省2.6个百分点,高于郑州3.5个百分点。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70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44.3%。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全市新签约项目20个,新开工项目12个。
(三)动能活力不断释放。新质生产力加快集聚。一季度,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44%;“郑好融”注册户数28525户,新增存款增速7.75%;新增贷款增速12.7%。新增存贷比为107.19%,余额存贷比为68.45%。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截至3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0万户,其中,企业2.47万户,个体7.44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19户;全市新增“四上”企业23家,总数达674家。人才引育持续强化。一季度,全市招引各类青年人才2056人,完成技能培训338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6456人、高技能人才2010人;组织线上、线下招聘15次,服务用工企业309家次,提供就业岗位6075个,达成就业1893个。
(四)社会大局总体平稳。居民就业保持稳定。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700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35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12人。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一季度,全市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九项民生支出15.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8.39%,较去年同期提升14.79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增长139.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5.6%,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增长1%。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其中,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8.6%,收入质量40.1%。
下一步,新密市将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乘势而为、蓄势而上,奋力推动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提质,为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郑州实践作出新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