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人民政府网站logo
首页 走进新密 新密概况
新密概况

    新密市地处中原腹地、郑州西南,北望黄河、西依嵩山,贯通郑汴洛、连接许平南。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人口83万,辖13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风景区管委会,304个行政村、53个居委会,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市),也是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扩权县(市)、河南省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和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位居河南省县域经济活力前“10强”,入围中部地区县域高质量发展前“20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前“40强”,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市)。

    新密是一座千年传承、底蕴厚重的城市。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命名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一万年前,居于中原的华族在古密大地采集狩猎,繁衍生息;八千年前,伏羲、女娲在这里正姓氏、治嫁娶、始六畜,镌刻下中华文明的印迹;五千年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练兵讲武,研创八阵,定都建国,一统华夏,谱写出华夏文明的崭新篇章;三千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郑风》《桧风》诞生于此。公元前206年始置密县,1994年撤县建市。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拥有距今约八千多年历史的莪沟北岗裴岗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都”的古城寨遗址、保存最完整的汉墓群打虎亭汉墓、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府衙新密古县衙和佛教净土宗祖庭“名刹拾伍”超化寺,古城寨遗址、李家沟遗址分别于2000年、200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超化吹歌被誉为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活化石”。中国古都学会认为,“中华文明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新密”。

    新密是一座九州通衢、区位优越的城市。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区,地处中国中部城市群、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圈的复合区,距郑州国际机场40公里、郑州高铁站30公里。域外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国道107等接邻贯通;境内京广铁路支线、宋大铁路、国道343、国道310、国道234、省道317、省道228、省道227等道路纵横成网;郑少高速、商登高速、郑栾高速和即将通车的焦平高速形成了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联外畅的全国为数不多“井”字形高速公路环线;规划高速公路收费站16个,已投入运营8个,在建收费站5个;随着郑登洛城际铁路、轨道交通S2线、省道541、省道232、省道228、省道233等项目的实施,市域内“一快两普”铁路网、“两横两纵”高速网、“四横六纵”干线网、“七横六纵”县道网大交通网络格局将逐步形成,为打造郑州都市圈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新密是一座山川秀美、物阜品优的城市。地处秦岭余脉与华北平原交汇浅山丘陵带,地跨黄河、淮河流域,气候温和、河湖棋布,呈现“三山环抱一平原、两水映带汇双洎”的生态景观,森林覆盖率达44%,居郑州市县(市)首位,是郑州市首家“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市域内拥有省级森林公园2个,主题公园3个,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伏羲山大峡谷等8个A级以上景区全国出圈、全省出彩。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最佳生态保护城市和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河南省生态市、河南省园林城市、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首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市)。境内已探明矿藏25种,煤炭、硅石、页岩、石英石等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储量50亿吨,铝矾土储量1.5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全国耐火材料生产基地,也是著名的玉雕、石雕、银饰之乡。“梦祥银”享誉全国;中华四大名玉之一“密玉”被誉为“河南翠”,新密被命名为中国“密玉之都”;特产金银花为全国之冠,被列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续被评为国家中餐豆腐美食文化地标城市、河南传统餐饮历史文化名城和河南豆腐之乡。

    新密是一座产业发达、极具活力的城市。产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现有法人企业1.8万家,其中工业企业2819家,规模以上企业284家,在各类资本市场上市挂牌企业262家。以“4+2”产业链(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4个特色优势产业链和前沿新材料、高端制造2个未来产业链)为主攻方向和核心支撑,拥有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新密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1家,专业园区8个、小微企业园26个,相继落地多家国家级、省级和郑州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省级绿色工厂11家,国家5G智慧工厂试点1家。郑州岐黄·中医药发展大会、中国(新密)耐火材料装备和原料交易会、全国机器人焊割行业创新发展新密高峰论坛、中国白银文化博览会等展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荣获国家环保装备制造基地、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中国优质服装制造基地,河南省耐火材料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新型耐火材料出口基地、新型耐火材料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等称号。2023年6月,新密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授予“中国耐火材料之都”称号,国检集团新密分公司挂牌运营,河南省新型耐材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2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保持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

    新密是一座城乡融合、幸福宜居的城市。以创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抓手,统筹城乡规划、交通路网、产业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日臻完善。城区建成区面积91平方公里,集聚人口3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5.7%。城乡供水、供热、供气覆盖率逐年提高,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等深入开展,“最多跑一次”“一件事”改革提质进展,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标志的国际化城市品牌日益彰显,获评2024中国社会治理最佳进步县(市)、全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和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市),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等称号。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密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锚定“四高四争先”,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对照“三标”要求,扎实走好“生态立市、制造业强市、文旅兴市”发展之路,奋力在郑州“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征程中走在前列、当好标杆、成为示范。